一、实施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思想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2.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心理素质教育,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使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4. 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 二、实施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任务 5.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与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6. 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情感困惑、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人格发展、情绪调节、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7. 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三级工作体系,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学生工作干部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8. 建立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预防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和妥善处理严重心理疾病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 三、实施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 9. 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影响,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个性特征,增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 10. 加强心理调适技能和方法训练,提供维护心理健康与提高心理素质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及时消除心理困惑,保持积极乐观情绪。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心理潜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1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13.分析正常与异常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与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理现象,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四、实施心理健康工作的原则 14.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系列选修课,并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 15.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中,既要注意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也要注意调动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通过管理和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为学生树立健康心理的典范。班主任、辅导员要在日常思想教育管理中,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6.预防教育与咨询治疗相结合原则。通过教育和宣传,使学生更多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心理调适,达到自助。其次,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帮助其解除困惑、压力,改善和提高自助能力。 17. 心理咨询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原则。 18. 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多属于成长中的问题,所以,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有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障碍性咨询在心理咨询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需要特别关注,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接受咨询与治疗。 五、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9.课堂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由学校统筹安排,继续开设并尽可能增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保健》、《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成才与心理》等。要求在校学生选修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至少不低于1.5个学分。 20.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并进行跟踪研究。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帮助学生全面、科学地了解和分析自己,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普查进行筛查,建立“普查——筛查——跟踪——干预”的一体化防治机制。 21.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22.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橱窗、展板等宣传媒体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3.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所关注的心理热点问题,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做专题讲座,满足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解答学生面临的困惑以及介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心与支持的意识。 25.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团及其活动。通过社团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般性的心理问题或冲突,通过社团活动,使学生达到助人与自助的目的。 六、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26.学校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其中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5]10号)文件精神,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比例按1:3000—4000比例配备要求,学校逐步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专业骨干队伍。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主要由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院级心理兼职辅导员担任,以便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专职教师的职务评聘纳入德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职务序列。兼职教师的咨询工作按教学工作量计算,由心理咨询中心认定,报教务处备案。 27.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掌握一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技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之能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有所了解,做到预防与教育的良好结合,预防因心理问题出现的安全隐患。 28.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达到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标准,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29. 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及工作指导。把心理健康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推动学生群体互助、关怀、支持氛围的形成,充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推进我校心理健康工作。 七、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 30.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规划,指导、检查和督促心理健康教育。 31.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机构。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辅导和咨询工作。 32.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管理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在业务上接受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指导,使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优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个体或团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发展辅导和培训。 33. 学校和各学院要保证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学校要保证有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专项经费投入和心理咨询的固定场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建设,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图书资料、计算机等。在咨询场地上,建立若干专业化的个别咨询室、心理研究室、心理测评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各学院也要保证有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工作场地和活动资金。 3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学校制定有关政策,支持并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5.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德育工作的规划,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我校德育工作、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校园心理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2